羅素兄弟對談烏爾善 工匠型導演創制史詩大片之路
三位導演講述他們電影創作歷程中的挑戰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即將在國內正式上映。4月17日,正在拍攝《封神三部曲》的烏爾善導演受邀,與羅素兄弟進行了一場主題為“當代大師和大片的藝術”的對談。
史詩鉅制更需匠心雕琢 工業升級打開想象之門
據了解,這次對談并不是三位第一次見面。只不過時隔多年后,羅素兄弟結束了將近六年四部漫威系列電影的創作,而烏爾善導演規劃橫跨十年的《封神三部曲》,也在緊張的拍攝中。
對談就從系列電影的創作挑戰開始,羅素兄弟表示:其實大片拍攝很難,需要投入非常多的人力和金錢。慶幸的是,他們有很大的資源支持。而對于烏爾善來說,創作《封神三部曲》這樣的長程電影,則是從零開始。《封神三部曲》的獨特之處在于,原著故事非常復雜。導演及主創團隊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處理封神宇宙世界觀的建構和視覺的設計,保證能夠將如此龐雜的故事,在電影的篇幅中呈現。據悉,《封神三部曲》也在制作上力邀《指環王》三部曲制片人之一的巴里· M· 奧斯本擔任制作顧問,以及在劇本、視覺藝術等各個領域,邀請業界權威人士,為影片的創作保駕護航。
《封神三部曲》和《復仇者聯盟》系列一樣,都需要動用大量的新技術,幫助導演實現人們想象中的世界。三位導演都是具備工匠精神的類型片導演,在新技術面前,他們善于全方位的鉆研開發,并運用到極致,將影片打磨成最好的效果。因此烏爾善導演和羅素兄弟也都分別談到了“技術如何幫助想象力實現”的話題。羅素兄弟說:“過去十年科技高速的發展,能夠讓我們利用科技去捕捉演員身體的每一個動作,這才讓我們在銀幕上呈現了完全真實的形象。”而烏爾善導演則說:“現代電影技術可以完全將想象世界里出現的角色、生物變為現實。《封神演義》有大量的法術,還有一些生物,這些之前只在我們的想象里,現在技術實現了我們的想象。”
美國漫畫文化相當于中國神話 史詩傳說對應現實共鳴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還未上映,就已經在中國掀起了一陣熱潮,上映當天零點場一票難求,很多年輕人寧可不睡覺,也要在電影院先睹為快。羅素兄弟對此非常高興,并且非常感謝中國觀眾。在談到超級英雄與中國英雄神話史詩的差異上,他們表示:很多超級英雄是美國漫畫創造的,但是美國漫畫的創造者來自不同的文化,并且他們會在美國創造出一些類型非常不同的超級英雄,最后在美國的大熔爐里相會了。而烏爾善導演則表示:“美國的漫畫就是美國人的神話。美國的超級英雄和中國的神話人物是一種想象力的來源,都是有一部分的歷史,同時增加了大量的想象世界,演繹我們內心里的精神旅程,這個在原理上是完全的一致的。《封神演義》里高度集中了中國歷史上的神話人物,裝在自己的系統里,很像一個復仇者聯盟的組織。”烏爾善也希望它變成電影以后,被年輕的觀眾喜歡,讓觀眾重新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
美國比較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貝爾曾經說過“神話其實并不是古人抽象的理論抑或是離奇的信仰,也不是交融在怪力亂神中的錯亂文本,神話是有情節的心理分析,是幫助人們發現內在自我的線索,是理解如何生活的實用模型。”其實這便是中國神話與西方漫畫文化的共通之處。
在中西方電影超級英雄快問快答環節,羅素兄弟透露他們喜歡的中國超級英雄是孫悟空與葫蘆娃。而烏爾善導演也分享了自己最想成為“復聯”里的鋼鐵俠,場面十分輕松有趣。
在對談的最后,三位導演互換了禮物,烏爾善給二位導演精心準備了《封神演義》的連環畫,這套中國風的連環畫簡單講述了封神故事,使羅素兄弟對中國傳統神話有了初步的了解,而羅素兄弟也回贈了《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簽名海報。
電影《封神三部曲》預計將分別于2020年、2021年、2022年上映。這一長篇巨制將橫跨十年之久。相信烏爾善導演及其制作團隊能夠持匠人之心,不吝繁瑣的精雕細琢,終將打造出中國獨有的英雄神話史詩。影片由烏爾善執導、杜揚擔任制片人,由北京文化投資出品,世紀長生天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與承制,明年暑期檔值得期待!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