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中國|創新節目樣態,CCTV-17推出鄉村教育節目集群
農業多奇妙,學農究竟多有趣?
農業大學都有哪些課程?
該怎樣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
鄉村廣闊天地中?
這些問題的答案
也許會讓你意想不到
關注鄉村人才培養、聚焦鄉村美育建設,近期,CCTV-17農業農村頻道連續推出《最炫農科生》和《看得見風景的教室》兩檔節目,并在央視頻同步推出主題直播,將鄉村教育主題類節目以“集群化”產品樣態集中呈現,打出了一套融合傳播“組合拳”。
《最炫農科生》探秘四大農業高校
當傳統農業遇上年輕的農科生、當古老的種子碰撞全新的科學技術,一場揭秘農科生校園生活的神奇之旅就此展開。
《最炫農科生》將鏡頭聚焦在中國四所頂尖農業院校農科生的日常。通過記錄校園生活與戶外任務挑戰的雙線索,不僅完全打破了大眾對于“學農”的固有印象,還可以在節目中以年輕化視角了解國家惠農助農、推進鄉村振興的舉措,以及重大科研項目的進展。
在《論文寫在“福”地上》一期中,節目組探訪了特色農學班——福建農林大學鄉村振興班。主持人在4位同學的幫助下順利通過“入學選拔”,以學員身份參與團隊作戰,共同完成“鄉村振興”主題辯論、以基因編輯技術組培新苗、在種質資源保存中心為不同種類蘭花交換授粉等多項“畢業考核”任務。此外,農科生們還要通過市場調研、尋找活動場地、策劃推廣等環節,在限定時間內舉辦公益生態集市,并為福建永泰西安村的農產品進行助農推廣。任務執行雖然面臨諸多障礙,但年輕的農科生們仍高質量地完成了這場挑戰。
《最炫農科生》節目
在大屏播出的同時,《最炫農科生》還在開學季配套推出《農科生的一天》主題新媒體直播,四所高校的農科生接力展現各自校園的奇趣一面:探秘校園重點實驗室、走進農業院校食堂開啟大型“吃播”……3小時直播吸引了全網超60萬網友圍觀。
《農科生的一天》探秘頂尖農業院校重點實驗室
教師節 送給師生們的“最美教室”
9月10日教師節,以鄉村美育為主題的《看得見風景的教室》在CCTV-17和央視頻雙屏同步上線,這是繼“世界讀書日”上線的《看得見風景的書屋》后,該系列的最新力作。
節目以福建寧德屏南縣四中校長潘國建的故事為線索,講述了這位執教23年的鄉村教師,鼓勵學生放下手機,更多地融入到美麗鄉村的生活中,帶領學生建立起蘭花種養基地的故事。潘校長和同學們一起種蘭花、畫蘭花、吟蘭花、剪蘭花、賞蘭花,共享“蘭花盛會”;策劃“暑期田間實踐課堂”,帶領孩子們去千畝梯田抓魚、摸田螺、采摘蔬果。“理想的教室在窗內也在窗外,可以遇見讓你成長的人,也能看見銘記一生的風景。”這是潘校長的執教理念。
潘校長
在節目組的公益支持下,蘭花基地得到整體升級。改造后的蘭花基地不僅賞心悅目,還能成為潘校長和學生們勞動實踐的“窗外教室”。
圖片《看得見風景的教室》極限改造“72小時平地起花園”
一次探訪,一場改造,一個課堂,跟隨節目鏡頭,觀眾得以深度了解鄉村美育之于鄉村教育的重要性。對孩子而言,不僅有利于身心健康,亦有助于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多元發展。更重要的是,美育的生命力正在廣袤鄉村逐漸顯現,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的未來動力。
《最炫農科生》和《看得見風景的教室》是總臺“豐收中國”融合傳播行動的組成部分。未來一個月,還將陸續推出 “迎盛會”“慶豐收”“助振興”三大主題融合傳播產品群,包含30余檔精品節目和系列特色活動。敬請期待!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