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張望》定檔 杜奕衡:希望此電影讓被錢困住夢想的人產生共鳴
“做公益電影真的好難,現在才知道,只有情懷是遠遠不夠的.....”這是公益電影《天堂的張望》奔波路演中,主演杜奕衡發在朋友圈中的一段慨嘆。這部電影在國內未公映前就收到北美等地區近十個海外電影節邀約,然而它得以公映的過程卻異常艱辛。可就如電影原型8歲白血病女孩佘艷的真實經歷一樣,在所有殘酷現實后,總有用心呵護的暖陽燃起希望的動能。因此本月7日成都首映引發熱潮后,杜奕衡含淚說:“希望這部電影能讓被錢困住夢想、約束生命的人產生共鳴”。
“不應該讓金錢困住中國公益電影”
本月7日《天堂的張望》成都首映后,全場觀眾反復鼓掌持續很久,為影片中主演父女動情的演繹而落淚,為一部公益電影的堅持終有回報而慶賀,為所有主創堅守的電影情懷而贊嘆。而坐在臺下的主演杜奕衡觀影過程中與現場觀眾一樣,幾度濕潤眼眶,即使他已經看過十余次成片……
“感謝大家來看我們的公益電影。我家鄉是成都,今天我感慨很多,很自豪拍了這么一部有意義的電影,我無比感動。”曾在《智取威虎山》《讓子彈飛》《龍門飛甲》《鮫珠傳》《將夜1、2》《宸汐緣》《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等熱門影視作品中塑造眾多經典角色的杜奕衡透露,《天堂的張望》是他拍得最“難”的一部作品,“圈內人都知道,做公益電影是賠本賺吆喝”,所以當《天堂的張望》最開始籌備的時候,就歷經風雨,導演兼編劇杜斌找過很多資源,可業內大多數人都選擇規避公益電影的票房風險。“公益電影不要說沖擊票房,就是排檔上映都好難,沒有影院愿意舍棄吸金大片、拿出放映廳給公益電影排檔,而沒有排檔就意味著沒有票房,連接受觀眾評判的機會都沒有,公益電影就這樣被商業屏障隔離在觀眾視線之外”。當導演找到杜奕衡時,他的預算捉襟見肘。盡管預料到電影拍攝中必然面對資金短缺問題,杜奕衡仍然選擇接拍。電影拍攝近半,預算成為主要問題,作為男主演杜奕衡毅然肩負起拉資金的重任,把常年積累的人脈都用上了,搞定劇組在云南拍攝地的吃住、用車以及場景。“我知道如果電影不能拍攝完成,所有人的付出都將功虧一簣,可能也將辜負為電影義務付出的很多朋友。但我想能把人凝聚一起的是志同道合,是同樣的夢想與情懷。比如伊莎貝爾地板的總裁李尚選,電影在云南拍攝的吃住行,他都給了很大的愛心支持。因為我和他都相信,夢想需要堅持,不應該被錢困住。如果我們堅信夢想的美好,被錢困住就太可悲了”。但事實就好像是逐夢路上的暗黑系對手,不斷挑逗試探你的承受力,縱然杜奕衡調動所有人脈贊助可贊助的各種環節,《天堂的張望》快殺青時還是沒有錢了,未成片前,隨時面臨停機,為緩解燃眉之急,杜奕衡不但未取片酬,還自掏腰包拿出現款讓拍攝得以繼續。后來電影上映前又經歷各種發行波折,毫無懸念地面臨所有公益電影上映難的尷尬,杜奕衡又再次拿出宣傳和路演費。歷時一年多,電影參選海外電影節時不斷獲得鼓勵,其在國內上映趟過各種坎坷之后也見到曙光,這也是為什么會出現開篇那一幕,看過成片十余遍,杜奕衡在成都首映禮上仍然動情落淚,“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比如成都市政區領導和四川著名主持人蘇實女士給予的大力支持與幫助。”
“希望不再有人被金錢約束了生命”
問杜奕衡,為什么最初就預料到艱難,還依然那么堅持,是在拍公益電影,還是在拍電影的同時做公益?他蹙起眉,表示這個問題很難答,但好像也不難答,“像玄學,難答的是,拍公益電影,還是做公益,這本身在中國當下電影市場環境中,并無選擇可言;那么這也就不難選擇了,我所有做這部電影的動力,以致后來自掏腰包投入發行的動力,都源于這個電影原型的故事”。
2005年成都8歲白血病女孩佘艷的經歷感動了無數人。片中杜奕衡飾演的養父張國華,為身患白血病的養女到處借錢籌集30多萬治療費用,走投無路時甚至想到賣腎,不料卻被騙子騙去所剩無幾的積蓄。后時任成都晚報社會新聞部記者的傅艷,將佘艷的故事寫成一組轟動全國的新聞報道,社會各界積極捐款。可惜她最終還是沒有被救治,這位只活了8年的孤兒,病危時將世界各地愛心人士捐給她的救命錢分成多份,援助其他患病的孩子,在生命的盡頭,她還捐贈了眼角膜,是她在這世界留下的最后痕跡,她以這種方式回報延續了世間的溫暖和希望。
“錢不應該困住我們的夢想,也不應該約束我們的生命,這才是世界本應有的樣子。不要讓金錢約束了生命的長度,也不要讓金錢約束了我們生命的寬度,我想這是我做這部電影堅守的初心”。
“生命中總該有一群人為帶給世間暖陽而奮斗不息”
電影首映中,杜奕衡一臉無助、哭著求人借錢救女的父親形象,感動了所有觀眾。他說,從看劇本到實拍,到反觀成片,每每觸及這段劇情就心里發堵,那種父親不能挽救女兒生命的無助,每每回想起都讓人絕望。“我希望更多人能看到這部電影,希望《天堂的張望》不會因商業屏障被隔離在觀眾視野之外,希望更多的人看到電影,將世間的溫暖,張父的堅韌頑強,張望的知恩圖報,社會各界的愛心共鳴,繼續接力,生生不息的傳遞”。杜奕衡說:“生命中總該有一群人為帶給世間暖陽而奮斗不息”。
出道以來,一直熱心公益的杜奕衡,在首映日感慨良多,“我拍這個角色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其實挺難的,第一次看劇本,我懷疑有可能演不好。我看劇本的時候哭,拍的時候也哭,非常感動。在中國,許多重癥病人是帶著遺憾離開的,他們也想活下去,可高昂的治療費用,讓他們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愛讓生命的希望延續。電影藝術的意義在于傳遞一種精神,或博大、或高尚、或悲憫、或悵然,讓我們本是孤獨的靈魂安放在一個溫暖的歸處。救助白血病患兒的公益電影《天堂的張望》便是這樣一份溫暖的禮物,期待正能量,傳遞正能量。”
據悉,由杜斌編劇、執導,杜奕衡、朱梓玥主演的電影《天堂的張望》定檔11月20日全國上映。希望大家都可以走進電影院,為中國公益電影、公益電影人以及那些身陷困境的病人助力發聲!就像小女孩佘艷在生命最后時光,留給世界的那句話“我來過,我很乖……”杜奕衡對《天堂的張望》搬上大銀幕寄予的期望是“我看過,它很暖”。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