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是幸福》大結局:請體諒賀繁星式“資深少女”的不易
導演陳思誠說過,一部電影有她自己的“命運”。我想電視劇也是。
在這個大眾普遍感到寒冷的時節,打開電視后,看到的是甜甜的暖心劇情,自然會格外喜歡。所以,這段時間由宋茜、宋威龍主演的《下一站是幸福》獲得了極大的關注,頻頻上熱搜,收視率屢創新高。如果放在平時,恐怕這部劇未必能夠獲得如今的影響力吧。
然而,極大的關注也給劇中女主角賀繁星的飾演者宋茜帶來了不少煩惱,由于不喜歡劇中女主的感情走向,不少網友到宋茜的社交賬號留言評論,痛罵宋茜。
這讓我想起神劇《回家的誘惑》中的艾麗,飾演者李彩樺也曾經因為這個角色被人身攻擊。更久遠一點的話,很多人可能還記得當年飾演《還珠格格》里容嬤嬤的李明啟老師,還曾被人砸破窗戶。
“角色行為,請勿上升本人”。李彩樺也說過“招人恨,可能是我演的比較好”,大概也只能這樣寬慰宋茜了。
不過,與艾麗、容嬤嬤不同,我并不覺得宋茜飾演的賀繁星一角,真的值得被如此辱罵。
先來說說,賀繁星到底做了什么“不被人待見”的事。
賀繁星是個32歲的未婚女性,也就是所謂的“大齡剩女”,結識同公司的實習生22歲的元宋,由于年齡差距較大等原因,兩人訂立了“實習三個月”的不公開戀情約定。在此期間,賀繁星對外沒有公開男友身份,并且參加一些社交場合也沒有帶男友前行,而是另帶男伴。
和元宋分手后,她立馬又和之前提到的男伴走在一起,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和元宋還保持聯系。為此,不少人對其行為不能理解,并且用具有羞辱意味的詞辱罵飾演者。
我尊重每個人的不同意見。一個角色,就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是我也很心疼被罵上熱搜的宋茜,以及實質被罵的賀繁星。我覺得,她之所以被罵,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人不太理解這些“資深少女”的不易。
為此,想為這些“資深少女”發發聲,也呼吁有更多人能體諒她們的不易。
一、賀繁星式“資深少女”是什么樣的人
“資深少女”,介于少女和少婦之間。
“少女”,可以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無所顧忌。《下一站是幸福》里的蔡敏敏,就是典型的少女。今天看上了帥氣的學長,明天可能看上了帥氣的老師。她們可以不顧及年齡、身份、地位等等,一心一意地談愛,總而言之,愛最大。
而“少婦”眼中,家庭更重要,孩子更重要,現實生活的柴米油鹽更重要,少女最看重的感情,她已經不做期待。電視劇里面那個自己身懷六甲丈夫出軌的賀繁星閨蜜,就表達過“結婚這么多年,已經沒有愛情可言了”。
而“資深少女”,首先是年齡比少女已經大了不少,她們可能大部分依然單身,但并不限于單身。她們的精神內涵兼具了少女和少婦的一部分。從少女的部分來說,她的內心深處一直懷有對愛情的渴望,跟自己很喜歡的人在一起的夢想依舊,而少婦的一面是,她也知道了什么是現實,以及現實生活的重要性。
目前的流行影視文化中,有一個趨勢是,普遍受到追捧的,是少女的心態,而對少婦的心態是批判性的,總覺得這種狀態不好。認為那些考慮世俗事務的人,是向生活低了頭,更鼓勵大膽的追求愛情,也更認可這類人物形象,變相也引導了輿論的走向。
以《下一站是幸福》舉例。假設賀繁星如更多人期待的那樣,繼續跟著小男友談戀愛,遭到了一些家人的阻礙,然后怎么樣克服困難,最后走在一起,我相信這個人物就不太會受到如今的“待遇”。
事實上,類似的影視作品在最近這兩年倒是有不少,比如同樣男主都是由韓國演員丁海寅飾演的《經常請吃飯的姐姐》、《春夜》都廣受好評,其劇情實質就是延續這個“少女”主題的表達。
然而,這究竟是虛構的人物走向,放到現實生活里,幾乎是不成立的。
說幾乎不成立的原因就在于當事人的年齡,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一個人的閱歷。
一個人可以在十幾、二十歲的年華,完全不去考慮現實基礎性的內容,但是,當他到了三十多歲的年紀,所謂成了“資深少女”這樣一個階段,他是不可能不去考慮這些內容的。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在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他沒有為愛而沖破藩籬的想法,那他的整個人生過得是很平淡無奇、很沒有趣味,實在是有些遺憾。但如果說他都已經到了30歲了,還在暢想著那種生活,不顧一切地追求,那我們就會擔心這個人的成熟度是不夠的,心智發育水平遠遠落后同齡人了。
因此,我們來理解一下以賀繁星為代表的“資深少女”是一類怎樣的人。
1、她擁有了相當長時間的生活閱歷,這些生活閱歷告訴她,怎樣為人處事,怎么平衡各種關系,怎樣更好地去做出更符合自己的選擇,同時她也具備了不依賴于別人的基本物質條件,不會為了果腹而不得不依附于人。
用賀繁星的話,已經到了不用考慮“選擇面包還是愛情”的階段。如果說少女和少婦中的一部分人,是出于這個緣由不得不“選邊站隊”,那這類“資深少女”沒有這方面的壓力。
2、她擁有很強烈的對于美好感情生活的向往。但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會是天方夜譚式的。
換句話說,她沒有對生活失去興趣和追求,但同時不可能去盡情揮灑這種熱愛。
3、她對于感情有很高的期待,但是也能看到理性狀態。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非常年輕的小伙向自己表白,她可能的第一感覺不是很開心,而是會想著他是不是參加了“真心話大冒險”的游戲,輸了然后實施的一個懲罰。
總之,這一類人,她對于生活目標既渴望擁有比較美好的感情,這點上她不輕易妥協,同時她也很現實地知道,真實的生活會是個什么模樣。
我很理解在網上“噴”賀繁星的人在想一些什么。他們大概分為兩類。
一類是很可能年紀還比較輕,有很多就十幾歲二十出頭,他們還不太能夠理解超越自己人生階段的人。
另一類,和年齡和閱歷無關,但是他的認知模式是比較“分裂”,要么是a,要么就是b,他很難去設想存在a、b兼備的方式,放在這里,就是少女和少婦如何共同存在,以及需要為這種共同存在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和成長過程。
再回到主人公賀繁星。劇情一開始的設置里就講得很清楚了,這個長得比較漂亮的事業女性,為何這么多年之后還是一個人過日子呢?
很大的一部分其實是源于她不愿意妥協。她如果要妥協,其實很早就可以做成為少女或少婦了,也就沒有了這個故事。她的人物沖突性就在于,如何在眾人眼中的不是少女就是少婦的路徑中,一點點地成長起來,走向實現自己理想的目標。
還有一點,必須要再次強調,對于這樣年齡階段的人來說,已經過了“愛最大”的心理階段。
對他而言,他不會因為愛情,就不顧一切,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東西都需要整合好。比如,與父母親的關系,當然包括父母親會怎么看待,還有朋友之間的關系,他們會怎么看待,當然還有自己的事業如何處理,都不可能不顧及不考慮。在“資深少女”的階段,已經不存在為了什么,我就一定要舍棄什么的沖動。
二、為何“賀繁星”不太會選擇一開始的“元宋”
很多“噴”賀繁星的人,對她和元宋戀愛后的種種奇怪行為頗有微詞。比如,參加同學聚會,因為擔憂被同學嘲笑找了個小男友,于是沒有帶現任男友出席,而是找了另外一個人。認為她在兩個男人之間搖擺,有點“綠茶”。
我倒是覺得,假設兩個年齡相差比較大的人,一直是很好發展,對于到了這個年齡階段的人來說,會覺得這是很好笑的事情,因為這在現實生活其實完全沒有可能性。本來到了這個年齡階段,還能出現這樣一個小男友愛自己,本來也就非常不容易,但是,哪怕把這個因素排除掉,一開始的這兩個人也不太可能就這樣在一起。
到這個年齡階段的人,一開始是絕對不會去選擇“元宋”這樣的人物的。他們的感情,很可能就是會無疾而終,就是會走向解體。
為什么這么說呢?
對于“資深少女”來說,她碰到的坎有以下幾個。
一是劇情里面反復在體現出來的,外界的壓力和評判。
這當然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對于“愛最大”的階段來說,他可以完全無視別人會怎么看,甚至別人的反對會成為更加緊密的推動力。劇中的蔡敏敏就是這樣的典型,你越不希望我跟他在一起,我越是要讓兩個人更好,這里有叛逆的成分。
對于一個30多歲的“資深少女”而言,她是不會這么去思考問題的。他甚至會去想別人可能給到的這樣一些意見建議,是不是有他一定的合理性,所以這些外在的目光一定會進入她的視野。
然而,在這個平衡過程中,別人的看法也指向了另外一個部分,就是他自己是怎么看待的。別人的聲音能夠聽得進去,在某種程度上有他自己對于這段關系不確定的部分。賀繁星遲遲不愿意對外公開關系,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他也沒有想好,這樣的關系是不是能夠走得比較長遠,也就只能嘗試一下,看一看會怎么樣。
二是,到這樣一個階段就不可能只是談愛了,肯定也會談承諾。
兩個人關系非常濃烈的時候,這兩個人的眼中其實就只是激情,他很少會談到承諾,也就是這段感情接下去的走向。劇中,其實元宋本人也都沒有提過這些。然而,對一個“資深少女”來說,在擁有激情的時候,也一定會考慮這些更深遠的問題。
三是,感情一定程度上不會只是說讓自己變得多么好,也一定會改變對方、改變自己。
我們如何來許下一個承諾,并且背負這責任呢?就像劇中元宋自己做了一個決定,為了愛情,選擇說我不去留學那,我為你改變自己。但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責任,對于一個會去考慮現實問題的“資深少女”來說,或者說為人處世會對別人負責的人來說,他會把這一點看得比較重。
所以所如果兩個人的感情沒有經受過上面的考驗,那這樣的關系,即便沒有其他人破壞,也一定會破裂的。
有些人因為看不得這種感情走向破裂,于是把提出分手的賀繁星當做靶子去攻擊,而我覺得賀繁星和元宋的分手,是符合現實的選擇。
三、成不成為“葉太太”,是個繞不開的問題
很多人對賀繁星的另一個吐槽是,在和男友元宋分手后,她沒過多久,就和有錢老板、37歲的葉鹿鳴在一起了。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那對于一個30多歲的女性來說,她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另外一段關系,留出很長的空窗期。大概也就是十幾歲、二十幾歲年齡階段時,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覺得你怎么可以剛剛跟我結束馬上就和別人好了這樣。
對賀繁星這樣的“資深少女”來說,她有很多現實層面的問題需要考慮。就像電視劇里葉鹿鳴的姐姐所說的,兩個人談戀愛,婚房也要考慮起來,因為談戀愛談個一年多考慮結婚,到時候婚房也可以準備得差不多了。時間就是金錢啊。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葉鹿鳴是一個比較適合進入婚姻,或者說是能提供比較穩定生活狀態的人,而且這個人物也是個好人,他是愿意負責的人。
唯一欠缺的可能還是那種激情。
如果說,把葉鹿鳴換成同樣37歲的李子維,我想有可能就沒有問題了。
當然,如果“競爭對手”是37歲的李子維和22歲的元宋,這個選擇題還真不好做啊!
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
那么對于一些人而言,她覺得沒有激情也可以,就接受了。這是我們之前提到的少婦心態。但是對于“資深少女”而言,她還是很努力地希望能夠同時也獲得這種激情的感覺。
為此,以賀繁星為例,她其實是很努力想做到這點的。為此她做了許多嘗試,還很認真做了很多的筆記。她也很配合地參加各種的聚會。
如果說她和元宋的三個月戀愛是元宋的“實習期”,那么我認為這一段對賀繁星而言也是一個“實習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階段,她才知道這種勉強的嘗試,真實的感受是很不舒服的。
人都是需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不去經歷、不去感知,就不知道跟這個人在一起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這種生活方式是什么樣的感覺。
經歷葉鹿鳴式的人物,對于“資深少女”的戀愛觀成熟和人格完整,是不可或缺的。
當然,有很多人他可能就在這個階段里選擇停留。哪怕覺得不舒服,但是想到要去改變這種生活所需要的付出,也就作罷。
四、“資深少女”如何收獲賀繁星式的夢想成真
寫到這,我相信已經有很多網友能夠體諒賀繁星式“資深少女”的不易。
我們大多數人,畢竟不是文學作品里的人物,可以隨便做出一個選擇,然后不用為此付出真實的代價。生活畢竟是自己的。
假設,賀繁星真的如眾人所期待的那樣,你希望她成為什么樣的人,她就變成什么樣人,我恰恰覺得這是很可悲的。
從情感角度,很多人都很希望出現能夠為了感情不顧一切的人物,可以不管別人的看法。
但是,為何別人就不能不管你的看法,不為了感情不顧一切呢?
所以,請不要道德綁架賀繁星式的“資深少女”了,她做出的選擇自有來由,而且我更愿意把這種所謂的“人設崩塌”,看作一個人心路的歷程。而且有幸的是,賀繁星和元宋最終是happy ending的。
當然,我覺得這個事情也不是隨隨便便發生的,它既有賀繁星本人的努力,其實也有元宋這個關鍵人物的成長。
我也就用這個例子來說明一下,“資深少女”們如何才能收獲賀繁星式的夢想成真,在美好感情和現實生活之間,取得一個比較不錯的結局。
首先,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承諾。
其實,賀繁星和元宋共同擁有的是“激情”,荷爾蒙的催化力量是強大的,但是兩個人相處之中,比較核心的問題是一直沒有談及承諾和責任的問題。
元宋在賀繁星提出復合時候,提出需要打一個“賣身契”,即不隨便分手的合約,其實是在踐行責任:這是你需要遵守,我也是要遵守一定規則的關系。這對于一個“資深少女”來說是尤其重要的,這就給感情和現實之間的平衡找到了一個可行的依托,不再是漫無目的,也不再沒有“章法”。
其次,“資深少女”能夠看到別人對自己的影響,但同時也能夠處理這樣一種影響。
哪怕到大結局的時候,賀繁星的父母,其實都是不太同意她選擇元宋的。父親在賀繁星去蘇州找元宋的時候發出的短信寫的很真實,大意是說,你問我看法,我依然覺得不適合,但是這是你的選擇,那你自己做主。
這首先是很棒的一句話,因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不會違心的說,我就很支持你,這個也很假,但同時他也做了一個承諾:不會因為我不喜歡,所以我就一定反對你,要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模式來對待你。
這對“資深少女”的當事人而言很重要。有些人之所以不愿意往前邁出一步,是因為他總是能在身邊找到一個“反對者”,好像因為有這個人的存在,自己就是“迫于無奈”了。賀繁星的父母不支持但也不反對,這對她而言是很幸運的事情,但同時也意味著把球踢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你能為這段感情負責嗎?
這是第三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很多人之所以沒有辦法從“資深少女”走向美夢成真,不是執著地做少女,就是與生活妥協成為少婦,究其原因是既沒有辦法讓身邊的人成為“不支持但也不反對”的第三方,又不太愿意去承擔自主決定的后果。
當然,這里必須指出,這并不是一個人的事,也要看另外一個人是不是能夠也負起責任。本劇除了賀繁星的成長,也有隱隱的一條線,就是“小朋友”元宋也在不斷成長,更加成熟,他在學習怎樣更好地與人相處,怎樣去30多歲的人不容易的地方,這個過程就是他在承擔責任的體現。
他一開始為了愛情可以放棄自己的選擇,現在看來,并不是什么負責任的表現,既對自己不負責,也對賀繁星不負責,當他最終作出留學,同時也愿意和賀繁星長久相處的決定,也就成為了一個成熟的人。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認定目標,就要勇敢向前沖。
賀繁星的蛻變,就在于她能夠斬釘截鐵地與現任道別,同時很快作出重新追求前任的決定。她不再選擇迂回,或者守株待兔式的等待。如果說過去的感情,都是別人走99步,她走1步就好,現在已經變成她也走50步了。
說到底夢想成真是要靠自己爭取的,不能停留在腦海中的美好幻想,也不能隨便就選擇妥協。說得再多,不如開始做。賀繁星前往蘇州的一路,可能是她這個人物最高光的時刻,即便元宋最終沒有選擇她,她也已經完成了一個“資深少女”的成長之路。
以上是我理解中的賀繁星,以及跟她有同樣想法和處境的“資深少女”們。
當然,這里的“少女”,不局限性別、取向,所有漸漸長大、心懷感情、兼顧現實的人,都是這樣的“資深少女”。
我無意說服你一定要支持她們的所思所想所做,但是我還是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理解這個人群,能夠體諒她們作為一個普通人依然堅持美好感情的努力,能夠體諒他們在一路探索過程的艱辛,能夠體諒他們在這一路中所碰到的阻力、內心的焦灼。
當然,無論是選擇“少女”、“少婦”還是“資深少女”,都是個人的選擇,切勿踩一捧一,這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事。希望有更多的你,能夠通過體會賀繁星式“資深少女”的經歷,最終走出屬于自己的美滿和幸福的人生。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