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方》姚遠和德邦物流在災害面前體現民族凝聚力
近日,以快遞行業為題材的《在遠方》正式收官。劇目為我們講述了快遞行業從“非法經營”、百花齊放,后經歷電商革命終成今日巨大產業的艱辛歷程。相信很多觀眾在看到第53集
《在遠方》姚遠到德邦快遞總部拜訪董事長崔維星
《在遠方》自播出以來,除去角色感情以外,觀眾最感興趣的話題,就是劇中的新遠方快遞在現實中是否真正存在?本文將結合《在遠方》劇情中透露的種種線索,幫你找到現實中的遠方快遞。
一次集體參觀,一個跨屏采訪
事實上,姚遠來拜訪德邦快遞,遠沒有參觀那么簡單,甚至,他還與德邦快遞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
為什么雙方能夠走到一起?只是因為同做3到60kg的大件快遞就算是志同道合了嗎?其實,這其中還有劇組促成官配的原因。在劇外,制片人吳家平和編劇申捷就曾為更好地了解德邦快遞的業務、文化與目標,對董事長崔維星進行過深度專訪。
看到這里,無論新遠方是否就是現實中的德邦快遞,我們可以先下一個定論:劇組大量參考了德邦快遞的運營模式與行業心得。可以說,《在遠方》的劇情中的新遠方融入了德邦快遞壯麗輝煌的創業史!
遠方快遞廣東業務點,姚遠創業初期所在地
德邦快遞前身——南航老干廣東貨運處,崔維星創業初期所在地
同樣的大件快遞創業思路
除了主攻業務完全相同,新遠方還有哪里與德邦快遞“撞臉”?
這一切可以從姚遠為什么大件快遞講起,我們可以從劇情了解到,姚遠創立新遠方之初請教了一家跟AO齊名的國際咨詢機構,該機構在調研報告中建議他專攻大件快遞。德邦快遞在轉型大件快遞時,同樣也咨詢了國際專業機構。
當
此外,場景一度甜出屏幕的新遠方集體婚禮,德邦快遞也常備此項福利,為保持12個月0投訴的快遞員準備了海外集體婚禮的機會。
同樣的企業文化與追求
如果光是業務相同,兩家公司只會是競爭關系而已,但企業精神若也相同,那兩者將會是對方相見恨晚的生意伙伴。
說到企業精神,48集的“遠方大學”顯示出了姚遠注重人才培養的堅持。與新遠方快遞創辦了“遠方大學”一樣,德邦快遞同樣創辦了內部的“德邦大學”,能為所有員工提供專業技能、管理素養、職業提升、企業文化等全方位的培訓服務。
而在抗震、非典期間,姚遠和德邦快遞的員工都曾在災害面前體現民族凝聚力。在當年的非典、汶川地震中,德邦快遞與姚遠一樣曾有多名員工為了阻止災害的蔓延,搶在時間的前面,配送物資、救援傷者與病人。
業務相同、企業精神相同,兩家公司若想一起追夢,他們還要有相同的目標——在后來的劇情中,新遠方快遞正為快遞下鄉尤其是農產品寄遞業務上摩拳擦掌,體現了姚遠極度重視鄉鎮市場,而德邦快遞也在獼猴桃、臍橙、西瓜、櫻桃、哈密瓜等多種來自不同地區的農產品上,打造了一個個“新鮮門到門”的成功案例。
所以說,同為直營模式的德邦快遞與新遠方快遞,早在商務會面之前,早在新遠方重新創立之前,早在20年以前,就注定要走到一起!
雖然《在遠方》已經落幕,這次“合作”也只是一場跨屏合作。但一如劇中的人物朝著心中的遠方奮斗,現實中的每一個德邦快遞人會繼續堅守初心,朝著祖國更美好的明天前進!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