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刷片季”重組貨架 暑期檔不走尋常路
夏日刷片季
漫長的夏天帶給年輕人充足的閑暇時光,也帶來了觀影需求的爆發期。騰訊視頻7月23日啟動的“好時光夏日刷片季”,以青春的成長命題陪伴95后、00后用戶度過夏日好時光。1部品牌TVC、30位KOL薦片人、180部優質內容片單、5場電影野餐會輪番登場,給這個超級精品暑期檔帶來了豐富的優質內容及全新的人文視角,令人耳目一新。
夏日刷片季跳出“暑期檔編年史”
“暑期檔”一詞最早專門指代電影檔期,起始于1975年的北美電影市場。在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公映之前,重點影片都會留到圣誕檔推出,而夏天是圈內默認的“垃圾時間”。該片開創了片方大價錢投放電視預告片的先河,以4.7億美元票房徹底結束了好萊塢的五年蕭條。2004年,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拿下1.5億票房,打開了國內電影暑期檔之門。而近年來國產電影暑期檔票房,也經歷了從2004年2.1億到2017年163億的幾何級增長。
暑期檔電視劇的說法起始于2007年左右,據媒體報道,這年學生將暑期檔的平均收視率拉升了30%。電視臺的法寶是翻拍劇和續集,2011年,湖南衛視97集的新《還珠格格》、安徽衛視等四大衛視新《水滸傳》正面對抗,這種打法一直延續到今年的新《流星花園》。2016年起視頻網站也開始進入暑期檔爭奪戰,大IP劇周播成為主流方式,古裝奇幻劇成為暑期熱播的新類型。
此次,“好時光夏日刷片季”,定位“超級精品暑期檔”,打出“總有回答青春的一幕”的口號,給暑期檔加入了經典的、人文的和自我建構的全新內涵。
重組貨架,激活用戶沉默需求
從平臺側來看,視頻網站有海量內容的優勢,但客觀上容易產生推薦上的“二八效應”,讓“新片大片”的雪球越滾越大,而經典口碑內容卻不易浮現。“好時光夏日刷片季”是視頻網站首次在暑期檔重組貨架,打通優質熱播內容和口碑經典內容。30個KOL共推薦了180部優質內容,橫跨劇、綜、影、漫等品類,包含“愛情退燒”、“太空漫游指南”、“看起來很好吃”、“改編自真實故事”等多個垂直類目主題,為熱播、經典兩種內容都找到了有價值的全新邏輯,最大化地提升了平臺的內容價值。
從用戶側來看,有些觀影需求是沉默的、被遮蔽的——調研顯示,他們不光追逐新作、大IP、大卡司的優質熱播內容,也渴望經典口碑內容的洗禮,最重要的是,這些內容對年輕人來說都是自我塑造、社交表達和應對成長困惑的參照系。此次“刷片季”30個KOL的個性推薦、針對人生難題展開的探索、與陌生人一起觀影的新鮮體驗,都大大激活了年輕觀眾這一沉默需求。
品牌“同齡化”:持續與新一代溝通
擁有海量文娛內容的騰訊視頻,幾乎是最早接觸更年輕一批消費者的品牌。當大部分互聯網品牌開始重視90后市場,強調品牌的“年輕化”,騰訊視頻已經瞄準95后、00后用戶了。年輕人對視頻消費有密集需求的暑期檔,也成了騰訊視頻布局品牌“同齡化”的重要戰場。
從“好時光夏日刷片季”不難看出,“同齡化”不光是抓住某一批年輕人,而是建立持續與更年輕、更新銳的用戶溝通的能力。首先,此次活動建立在騰訊視頻持續關注年輕人成長,對用戶展開科學洞察的基礎上,正因為挖掘出視頻內容與年輕人自我成長之間的深層關系,才讓活動在紛繁多樣的形式中保持準確的內核。其次,充分發揮業務優勢,將影視內容特有的共情力轉化為品牌印記,并讓影像的價值回歸影像。第三,活動將代言人和KOL合作價值最大化,將媒體變成聯合運營者,增加品牌與公眾溝通觸角的同時,也通過不同圈層的意見領袖,保持對年輕人心態、語態的敏銳捕捉,增強新一代的品牌認同感。
從2016年提出的“不負好時光”主張,到今年在暑期檔戰役中提出的“用高質量的好內容陪伴用戶成長”,騰訊視頻的品牌打法漸入佳境。
夏日刷片季夏日刷片季評論
- 評論加載中...